第十二届东南亚宗教研究论坛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3-10-30 浏览次数:

10月28日至29日,第十二届东南亚宗教研究论坛(2023)——“历史传承与交流互鉴”在华侨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华侨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近20所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

会议期间,我校校长吴剑平会见了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郑筱筠研究员和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孙晶研究员等一行。我校原副校长张禹东陪同会见。

郑筱筠在开幕致辞中深情回顾了东南亚宗教论坛走过的十二年发展历程,表示论坛培养了一大批东南亚宗教研究人才,凝聚起了基础坚实、格局开放的学术共同体,顺应和推动着东南亚宗教研究的时代浪潮。

我校党委副书记刘斌表示,华侨大学一直以来大力支持宗教学学科建设,探索宗教中国化与宗教中华文化浸润、宗教文化海外传播的内在互动关系,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具有侨校特色、福建特点的宗教文化交流研究与决策咨询平台。

张禹东主持开幕式并指出,东南亚宗教研究是兼具学术和现实双重价值的课题,对于构建东南亚国家多元共生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旨发言环节,八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郑筱筠对东南亚宗教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研讨。华侨大学黄海德教授分享了南洋真武信仰的渊源以及碑文辑录的情况。福建师范大学林国平教授以鹿儿岛寺园家妈祖信仰为例,探讨了日本妈祖文化在地化及其原因。云南大学马居里教授对中国景颇族基督信仰的中国化研究进行了深入介绍。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周金琰副研究员研讨了妈祖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华侨大学范正义教授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为背景,探析了妈祖信仰文化在其中发挥的角色作用。华侨大学张云江教授探讨了清末民初时期的闽籍侨僧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王平副教授以马来西亚吉隆坡为个案,对东南亚多元共生的宗教与族群文化景观进行了探究。

论坛设置2个分会场5个小组,先后进行了五场主题发言与交流研讨。论题涉及“一带一路”宗教发展战略,华侨华人宗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发展及其与侨乡的互动,宗教中国化,宗教风险,宗教所体现的多元文化互动以及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华侨大学和中国宗教学会共同主办,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福建省宗教中国化研究中心承办。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