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华侨故事 孕育侨校文化 华侨大学首部侨史侨情诗歌舞台剧深情上演
发布时间:2018-12-10 浏览次数:

   “从华大创办那时起,一代代的华大人肩负‘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志存高远,矢志不渝……”“我们不会忘记,众多海外华侨华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拳拳爱心、真情相助,不会忘记五十八年来奉献了青春的几代华大人……”“我们更不会忘记为华侨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殚精竭力,倾注了满腔心血的廖承志校长……”

   12月9日晚,陈嘉庚纪念堂观众厅,在华侨大学“一二·九”新生文艺汇演暨侨史侨情诗歌舞台剧上,来自马来西亚的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华人学生罗甲芳作为故事的讲述人,以质朴的声音娓娓道来。

   华侨大学侨史侨情诗歌舞台剧,是首部由华侨大学师生体现侨史侨情的原创舞台剧,也是首部将廖承志校长为华侨大学发展呕心沥血的感人故事搬上舞台的剧目。在《燃情岁月》《承志前行》《奋进时代》《扬帆新征》四个篇章中,舞台剧以“侨批”引入主题,以华侨大学的发展历程为时间轴,通过侨批吟诵、情景剧、合唱、原创歌舞、诗歌朗诵等多样的艺术形式演绎广大华侨的移民史、创业史,以及著名国务活动家、华侨大学首任校长廖承志心系华侨,为华侨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所作的贡献。

   在四幕演出中,罗甲芳用个人独白讲述故事。作为新生,罗甲芳开心地说:“受父辈的影响,我对华侨的故事很感兴趣,而这次演出关于华侨先辈下南洋奋斗拼搏的历史,不仅鼓励着我,也给了我了解更多侨史的机会。”

   演出在骤而不急、快而不乱的鼓点声中开场,节令鼓鼓手们身着麻布服装,以鼓、鞭、槌等配合生动的肢体语言,将鼓声化为海浪,呈现出华侨先辈们“漂洋过海、过番谋生”震撼篇章。舞台上缓缓展开的一封封泛黄的侨批,由朗读者深情演绎,或是给母亲、姐姐,或是给祖母乃至妻儿的信件,最终都归于那一声声“我想回家!”“祖国,我想回家!”

   而唯美的集体舞蹈则将观众带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南亚风云突变,华侨家庭流离失所,难以维系的场景。美术学院2016级学生王梓璇不仅参与了演出,也是舞台剧的编导,她说:“排演舞台剧让大家都深入了解了广大华侨先辈在海外奋斗的艰辛与深切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情感在我们的心中一直回荡着,也让我们的演出更加投入。”

   伴随一声轮船的汽笛,剧幕转入华侨学生归国学习的场景。从廖承志校长亲自迎接归侨学生,到华侨大学的创办……再到华侨大学的停办待兴,师生们以精湛的演技再现了一幕幕学校建立和发展的“燃情岁月”。

第一幕《燃情岁月》,图为廖公迎接侨生入学

   在《承志前行》篇章中,廖公与许东亮先生紧紧握手,无语相望,廖公临终托孤:“许先生,一切拜托了”。而许东亮先生为这一句承诺,将自己的生命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华侨大学。多姿多彩的课余活动、勤奋刻苦的上课情景,每一幕的背后都是廖公、许先生鞠躬尽瘁的贡献。

   旅游学院2018级学生林瑶说:“给我最大触动的就是许东亮先生扮演者的那段独白。”她称,看过演出,对华侨大学的建筑和青石板有了更深的感触,觉得整个校园充满了故事。“舞台剧不仅演绎出了侨校特色,对我们这些初入华园的新生也很有教育意义。”

第二幕《承志前行》,图为廖公为华大复办而奔走

   进入《奋进时代》,一代代华大学子全面发展,青春活力、运动文化、科技先锋主题的精彩演出展现了新时代华园的绚丽发展篇章。来自台湾的美术学院2017级学生李伟诚与其他演员在舞台上用炫酷的电光舞,展现了华大学子青春与现代化科技的结合,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我们根据舞台剧的特点,将传统的舞台剧和现代的科技感融合在一起,我对今天表演的现场效果很满意!”李伟诚说:“今天的舞台剧,就是要把华侨大学建成发展的历史与成果告诉大家。华侨大学会变得越来越好。”

第三幕《奋进时代》,图为华园学子表演电光舞

   ……

   “廖公,我们怀念您!”舞台剧落幕于这一声声深情呼唤,也落幕于华大人在新时代扬帆新征的历史起点上,廖公的名字与华侨大学紧紧相连,永远铭刻在所有华大人心中。


第四幕《扬帆新征》,图为诗歌朗诵《廖公,我们怀念您》

   “今后,这样反映侨史侨情的舞台剧将成为我们每一届新生的必修课。”罗甲芳笑着说:“如果可以,我希望明年还能参加演出。”

   本次舞台剧演出由华侨大学党委学工部、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及研究生院主办,校学生会承办。该剧以来自华侨大学学生艺术团、音乐舞蹈学院、华文学院等海内外学子组成的艺术团队为主要演员班底,历时一年筹备,并经过半年的排练完成,旨在结合侨校特色,持续深入开展侨情、侨史的研究和普及教育,让广大青年学子和海外新侨知侨情、懂侨史,讲好华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