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觅踪】蜚声国际的影像装置艺术家吴达新
发布时间:2017-10-11 浏览次数: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1992届校友吴达新,是一位蜚声国际的职业艺术家。今年五月,在万众瞩目的“2017艺术厦门博览会”大门前,摆放的唯一一件装置艺术作品《巨浪》,其创作者就是吴达新。

  吴达新1969年出生于中国福建泉州,母亲是小学语文老师,姐姐是位画家。从小浸浴在文艺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之下,艺术在吴达新的心中埋下了欲待破土的种子。1992年从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之后,他只身一人前往日本国立琦玉大学教育学部读研究生,师从山口静一教授,专修东洋美术史。对于这段日子的潜心修炼,吴达新以“庆幸”的心态感恩:“艺术一直在我的生活周遭不曾离去,很庆幸在日本的那段修习之旅,因为这段‘东方艺术文化积淀’的日子,成了我日后艺术创作内涵基石的一部分。”

  而真正让吴达新下定决心成为艺术家的,是2001年移居美国之后,在纽约市立大学学习影像技术的那段日子。他说:“这是一段幸福的时光,每天都能参观艺术展,周围都是艺术家朋友一起高谈阔论,形形色色的新奇事物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创作的欲望跟潜能。”当时对艺术有相当包容性的纽约教给了吴达新这样一个信念——“Nothing is too late”。他反问自己:“年纪大我许多的人,甚至是拄着拐杖的老太太也在学习,还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希望,我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受到很大触动与启发的他,在这时坚定了自己走艺术道路的决心。

  在美国求学的这段期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吴达新获准参加一位老师在美国举办的“龙的变身”中国当代摄影展,该展览的参加者大都是国际知名艺术家。当时,吴达新用了2个月的时间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份展览作品。出乎意料的是,展方对他的作品相当满意,并将其放在了展览最重要的位置。更令他欣喜的是,他的作品是那次展览中第一件卖出去的作品。之后展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公开表示,“吴达新的作品是本次展会最令人惊喜的作品”。吴达新也因此与这家画廊签约,真正开始了职业艺术家的道路。而自这次“收获颇多”的展览之后,吴达新也开始为社会呈现越来越多的作品。

  常年旅居海外的丰富生活体验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吴达新的创作带来了独特的全球化视角。在2008年回到中国参与奥运会开幕式的拍摄之后,他也开始在祖国展览自己的艺术作品:从将中国传统建筑长城烽火台与用冰砖打造的欧式屋顶相叠加的中西符号融合的《长城计划》,到2012年呼吁艺术回归本质的《大鳄》以及祝福家乡泉州的《飞天》,再到今年表达对爷爷的思念的《巨浪》……

  而家乡泉州,也给了吴达新无尽的创作灵感。比如他的作品《白色的船》,就来源于其小时候在泉州海港沙滩边看到的搁浅船只的场景;作品《斜塔》,是从泉州著名的开元寺东西塔构思的;而为祝贺泉州获选“东亚文化之都”,吴达新巧手把螺纹钢条、变速箱、LED灯等毫无关联的东西打造出现代版的“飞天”,则成为2014年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艺术节系列活动的一个亮点。

  在吴达新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艺术创作的热忱、诚恳、独到见解——既传承了东方含蓄内敛的精神理念,又能看到西方式创作的反叛和自省。他认为,艺术创作在技巧方面要善与生活、与时代、与技术结合,融入自己的思想;在态度方面要放低姿态,用诚心去创作,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能够在艺术这个舞台上发光发热,吴达新表示自己很幸运,很感恩今天得到的所有一切。

  除了装置艺术设计、绘画,电影创作是吴达新的最后一个艺术梦。在纽约求学期间,他所拍摄的几部电影就曾经在美国的电视台播放过,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部关于20世纪初女性艺术家的纪录片。而他至今所钟情的,也还是纪录片。他认为,“现实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变化能够带给我更多的惊喜,这是纪录片中的真实性所带给我的最大魅力吸引。”

  在2017艺术厦门博览会上首次与公众见面的《巨浪》,承载了吴达新太多心潮的“巨浪”:那不仅是他对“艺术在福建生根发芽”的寄望,也是他对自己、对家人的一个交代——“作品的灵感来自漂泊海外当厨师的爷爷,我常年旅居国外,非常明白爷爷那种想回家而不能的感受。而爷爷又喜欢看大海,想到这,我的脑海中立马出现一个老人,独自遥望大海,仿佛能够看到海的另一边的家乡。”那不平静的“海浪”悄悄翻涌着,不时触动着吴达新那作为艺术求学者不停游走的心房。

  现在,吴达新常年频繁地奔走于海外与中国各地,主要从事摄影和装置作品创作,“要几百张机票才能造就一个吴达新”是对他日常生活的真实描述。20多年前,作为华大排球队的主力,吴达新和几位好哥们一起,将许多青春的汗水挥洒在了日日夜夜的球场。周末的电影放映会和舞会上,也能频繁地见到他的身影。“母校这次也特地为我的作品向厦门博览会寄来贺信,我感到很温暖。”吴达新特别感谢母校华侨大学对自己的关心。

   “在华大读书的那四年,是我青春时代一段最轻松愉快的时光。”回忆在华大的那些日子,吴达新这样感慨。

   (原载于2017年9月26日第887期《华侨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