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凝聚共识 将创新创业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解读 《华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8-04-12 浏览次数:

   近日,我校出台《华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回应师生关注,华侨大学报记者采访了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翁文旋,请她就文件精神和相关情况进行解读。

   记者:如何理解文件标题中所提的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

   翁文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意见》所提及的“五个工程”建设包括了课程建设、实践实训培养、师资涵养、境外生培养、综合服务管理等诸多方面。仅以课程建设为例,其中又包含了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等。因此大家在工作中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本次出台“一体化实施意见”,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全面、清晰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

  另外,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两节创业课程、参加几次创业竞赛的事情,而应贯穿于大学培养全过程。我们应当致力于在大学生的入学、学习、实践、就业等所有环节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过程、工作环环相扣,从这个方面讲,我们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应该是“一体化”的。

   记者:本次《意见》的出台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翁文旋:近年来,我校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个学院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大家都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堂中。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面还存在认识程度、工作深度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教师还是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等同起来。因此,我们还需要继续凝聚共识,积极推广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让全校上下都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创新教育,不仅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涉及到我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的改革。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式建设的一部分。

  本次出台《意见》,就是希望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为全校提供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参考,方便大家全面把握,有的放矢。

   记者:文件倡导“一个理念”,即“新思维·创未来”,这里的“新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翁文旋:我们所倡导的“新思维”,就是创新思维。

  当前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许多时候,学生还是习惯于背诵老师教授的知识点,或者在实验室里按流程操作,以致于一些学生在面对交叉学科的任务和新的工作时手足无措,退缩不前。

  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批判地认识新事物,能够自我更新知识,从而不断接受挑战,不断超越自己。

  只有形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才能适应当前高速变化的社会。而让学生在大学里形成这种创新思维,也正是创新创业教育所追求的效果。

   记者:我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目前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翁文旋:课程建设是我校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优质课程建设工程”是《意见》五大工程中的第一项大工程,具体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群计划、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合计划、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模块)课程群建设计划三项计划。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群计划”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合计划”由各相关学院进行课程设计。“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模块)课程群建设计划”已经产生了《技术创新管理》《批创思维与理性决策》等14门课程,另有《大学生创业概论与实践》等慕课课程。学校将致力于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课堂。

   记者:我校将通过哪些方法来涵养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师资?

   翁文旋:我们认为,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尤其是专业教师,要将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成果及其创新型思考等转化为教学内容。

   《意见》提出,要将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情况纳入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范畴。根据《意见》要求,学校将创新创业相关内容作为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健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体系,选拔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机构进修或访学,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我们将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导师库,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优秀人才为创新创业导师库成员。学校将通过扶持教学教改类、创新创业生产实践类、校外优质师资讲坛等项目,提升师资水平。

 

   记者:华创园将以什么标准和导向选择入驻团队?

   翁文旋:2014年12月底,华侨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正式开园,园区获2014年度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支持,被纳入当年度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支持建设的创业孵化基地。2016年被厦门市科技局认定为“厦门市众创空间”,2017年被福建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标准园区”。园区位于厦门校区梅苑宿舍楼,设有前台服务大厅、开放式办公区、独立办公区、多功能路演厅、会议室、商务洽谈区、创客咖啡等功能区域,可容纳近30个创业团队和项目同时入驻,目前共有21个项目团队申请入驻。

   入驻园区的团队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良好的市场潜力,有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和运营团队,具备一定项目启动资金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学校鼓励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专业教育或地方产业经济紧密结合项目、已注册并实体运营项目等优先入园。

   记者:在境外生创业方面我校有哪些鼓励措施?

   翁文旋:《意见》将“一校两生融合计划”作为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境外生创新创业方面,我校将从多方面予以支持:一是鼓励境内外学生联合参与创新创业,支持境外学生结合生源所在地的特色产业与中国(大陆)建立对接联系,促进经贸文化等各领域的往来;二是支持境内外学生联合参与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创办企业,如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作品《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研究》就是由境内外学生组队完成;三是在中国文化之旅等品牌活动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组织境外学生考察调研北京、上海、广州等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城市;四是组织教师考察学习境内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原载2018年4月3日第908期《华侨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