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十九大报告对依法治国方略的继续推进
发布时间:2018-01-09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以后,依法治国迈出了更加深入的一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等概念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各项目标。在这些目标形成之后,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在已有各项法治目标基础上,更加强调对法治方略的落实。十九大报告有关法治的阐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在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上继续推进依法治国路线。

   改革开放以后,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9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依法治国在各方深入讨论后渐成共识。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在十八大报告中,更是通篇充满了浓厚的法治元素,先后多处提到依法或法治,不仅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九大继续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经验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重要任务。十九大报告也因此提出了若干重大命题,有关法治的阐述也成为报告中的亮点。

   首先,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说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个方面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其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实践布局上,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再次,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申具体法治建设任务。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严格坚持法治路线,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最后,十九大报告对近期法治建设的若干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包括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依法推进国家监察体制试点和改革工作等。

   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新方略;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均衡、平衡和正义,必须依靠更加优良、细致的法律制度,因此未来进一步深化法治建设必然是提高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根本措施。总览十九大报告,可以发现其中共有五十多次提及“法治”,充分表明了未来中国建设中,法治的根本地位和作用。从十九大报告中,我们看到了接下来五年的法治蓝图,也看到了中国发展的信心所在。

   (原载于2018年1月2日第900期《华侨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