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系列报道之二十一】师门里的言传身教——音乐舞蹈学院学风建设经验谈
发布时间:2017-11-29 浏览次数:


   编者按:去年,我校印发的《华侨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校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是学校“学风建设年”,围绕学风建设,各学院有何深入的思考?有哪些奇思妙招?华侨大学报推出学风建设系列报道,介绍各学院塑造良好学风的措施与成效。

   今年11月,由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王岩、黄玫瑰两位老师创作的舞蹈《南音舞韵》成功入选第11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这是福建省高校首个进入这一代表中国舞蹈艺术最高水平赛事终评的作品。

  而对于在台上翩翩起舞的20多名音舞学院学子而言,在长期排练中所受到的训练、付出的努力,则是让他们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在荷花奖这样的舞台上获得肯定,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没有老师们的付出,我们是不可能走上这个舞台的。”回忆起这段宝贵的经历,2014级舞蹈学专业学生文斯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浓厚的师生情谊是音舞学院的一大特点,也是我们塑造良好学风的有利条件。”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宁介绍,音舞学院的专业训练课程通常采取小班教学。单个老师的一门专项技能课常常只有几名学生,而一名学生则常常在2至4年的时间里跟随同一位老师修习一门专项技能。“我们没有制定导师制,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导师制。”黄宁如是说。

  “一对一的授课,老师讲曲子会比较详细,学习节奏更快、内容更丰富,同时老师也会根据我练习的好坏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我感到这样的学习让自己的演奏更加细腻。”2014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吴琪这样评价在专项技能课上的学习感受。

  在音舞学院,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仅限于传道授业的传统范畴,专业规划、处世原则、人生感悟,都成为课上课下师生间交流的内容。学院多数老师都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国内名校,三分之一的老师有海外学习访问的经历。“老师们将国内外名校的教学标准、教学手段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来,也会经常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学院副院长余幸平认为,近年来音舞学院学生考研、出国的比例逐年升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师们对学生进取心的激励。

  而当有的同学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难,老师们也不遗余力地予以帮助。老师带受伤的学生到校外就医,为学生取药……这样的事情在音舞学院并不少见。一次,一名香港学生不幸患上了疾病导致声带受损,学习遇到障碍,她的任课老师陈磊不仅帮助她求医,还多次与学院沟通,为其制定合适的学习与考核方案。

  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下,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师门风气。黄宁表示,“艺术专业的学生情感丰富,师长的督促、同门师兄弟的激励,要比行政管理的手段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她告诉记者,有的同学正是在这样充满正能量的集体氛围中萌发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

  音舞学院常常承接校内外大型文艺表演。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学院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则让同学们不仅锻炼了技能,更学习到什么是对艺术的态度。2014级音乐学专业学生张晋铭讲了一则往事——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音舞学院承办了厦门市《长征组歌》文艺表演。一次临近演出的带妆排练,正常排练计划结束之后,负责老师还是觉得许多地方存在瑕疵,便要求大家留在演播厅继续排练。这时空调已经关了,酷夏的夜晚,不一会儿大家就汗流浃背,队伍中开始有了抱怨之声。然而,当大家看到舞台上的老师在照明灯的炙烤下衣服已经完全湿透,每一次挥舞手臂时,散落的汗珠都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张晋铭说:“当时我流泪了,接下来三个多小时的排练再也没有人抱怨。后来,我们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了什么是集体、什么是付出。”

  “艺术生需要积累生活的感悟。”黄宁告诉记者,学院十分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并积极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实践平台。除了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表演活动,学院还与周边多所小学达成支教协议,让在校学生教授孩子们合唱、乐器、舞蹈等艺术课程,为“‘一带一路’敦煌舞蹈文化调研”等社会实践团队提供经费支持……黄宁表示,“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让学生们接地气,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组织、领导、涉外、教育及专业五大能力。”

  “支教让我收获了感动,也让我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2016级舞蹈学专业学生江婷说,“我在一次次的教学中有了一颗想要努力学好舞蹈专业的心,只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教给孩子们正确的舞蹈方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更加明白了我的老师们的辛苦,对师长们更加充满感激。”

   (原载于2017年11月28日第895期《华侨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