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系列报道之十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多措并举促学风 深耕专业以致远
发布时间:2017-11-08 浏览次数:


  编者按:去年,我校印发的《华侨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校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是学校“学风建设年”,围绕学风建设,各学院有何深入的思考?有哪些奇思妙招?华侨大学报推出学风建设系列报道,介绍各学院塑造良好学风的措施与成效。


   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西门的众创空间里,没课的时间,常有许许多多的学生在安静地敲打着代码。这里没有铃声,没有老板,没有周末,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注于各类科创项目自主学习的学生。

   于此相对应,连续三届,该院都有科创项目闯入“挑战杯”国赛决赛。而在这三年间,学院获得省级以上科创奖项累计达139项。大批优秀学子入职阿里巴巴、腾讯、今日头条等知名企业。

  学院党委书记陈卫峰表示,目前的良好局面,离不开学院长期对“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出色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一育人目标的追求,也离不开学院从“导师制”、科技创新、“预就业”等多方面齐抓共管的努力。  

“导师制”领航,扎实专业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的出台源于学院对提升学生科创和实践能力的期待。”陈卫峰介绍道,导师制中,学生加入导师团队,按照导师的任务自主学习,按照团队的要求合作学习。在计算机学院,这是一个压力和动力并存的过程,“如果没有按照导师、团队的要求努力自学,就有可能遭到团队的淘汰。”

  目前,该院共有53名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占学院专业教师人数的62%,近一半导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参加“导师制”的学生占非毕业班本科生人数的47.2%。两年来,学院专业教师累计贡献在研项目30余项。学院认为,导师的悉心指导以及为学生提供的科研机会,对挖掘学生科创潜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2013年“导师制”出台至今,第一批受益的学生已经毕业,有的已经代表企业回校招聘。他们感慨地说:“希望我们能够招到更多参加过‘导师制’的同学,因为他们上手快、项目经验丰富、善于与他人合作、自主学习能力较强。”

  陈卫峰表示,“导师制”取得如此成效的关键,就在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目的性不强的学习过程变成目标明确的“我要学”。  

构筑科创平台,夯实实践能力

  计算机学院2013级境外生团队谢思宗、张志成、何嘉涛在四年大学的时间里,拿下了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六个一等奖的好成绩;2012级、2013级数字媒体技术班几乎60%以上的同学参与过大大小小的科创活动;2014级更多的同学感慨“没有科创,不足以言大学生活”……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学院构建起了一个以科创为导向的育人体系。几年来,学院投入巨大经费用于奖励在科技创新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时,修订《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奖学金评审细则》,将参与科创活动作为评奖评优的优先考虑条件。

  同时,学院还构建了科技创新赛事“入门、选拔、提升”的“三级科创平台”。“编程强化训练营”作为入门平台,针对大一新生编程能力进行系统性强化训练;以“电脑大赛”为典型的选拔平台,比赛项目涉及软件开发、网页制作、Flash短片、PS制作、ACM程序设计大赛等,让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平台中脱颖而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福建省软件设计大赛、锐智杯智能设计竞赛、网络安全大赛、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省部级以上专业学科竞赛,则构成了学生们的科创提升平台。

  三级科创平台,正是一幅“从小白到大神”程序员的生动写照。为了扩大影响,学院还着力打造了一款“大神说”访谈栏目,由获奖同学为低年级同学讲述参赛经验、提供参赛指导、分享心得体会。

  “学院自上而下提倡科创比赛,在比赛中促进专业学习,在比赛中树立信心。”陈卫峰表示,“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比赛,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合作,集体产生的化学反应是不可限量的。”  

坚持实训教育,检验培养质量

  就业是检验学生培养质量的试金石。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学院设立了导师实训、统一实训和“预就业”实训等三种实训模式,并将实训纳入本科教学环节。实训与学院日常的科创活动互为犄角,相辅相成,确保了高年级学生保持热情继续深入学习。

  其中,“预就业”实训是计算机学院在学生就业之际,让学生将科创能力与实际项目结合而进行的一种大胆尝试。

  在“预就业”实训中,学院与一些企业达成协议,企业根据学院的教学实训要求以及实训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实训计划,使受训学生能够在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的双重指导下完成实训工作内容。实训结束后,企业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通过企业实训,学生能够直接参与项目运作,企业若对学生的表现满意,可进一步签订三方协议书,完成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陈卫峰表示,学院推行的“预就业”实训模式是充分实现科创活动与就业市场互相融合的有益尝试,该机制的有效运作已经成为科创活动开展与加强技术人才培养的助推剂,促进了高年级同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今年,计算机学院获评了华侨大学2015-2017学年“承志”学生工作特色学院,学院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学生的学习劲头势不可挡。陈卫峰表示,作为一门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特别高的学科,学院将继续以“深耕专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出色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将学风建设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原载于2017年10月31日第891期《华侨大学报》